論詩文誦讀中的“統(tǒng)讀”和“舊讀”
摘要:中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中,常常會遇到一些異讀字的讀音問題。本文從辨析“統(tǒng)讀”和“舊讀”的概念入手,指出前人認定的很多“舊讀”音并非真正的“舊讀”,以“古音”或“葉音”讀古詩詞并不科學,不應該加以提倡。同時對于古詩文吟誦中異讀詞在“統(tǒng)讀”音和“舊讀”音中如何選擇,提出了一些參考性意見。
關(guān)鍵詞:統(tǒng)讀;舊讀;詩文誦讀;異讀審音
統(tǒng)編版語文教材五年級上冊《古詩三首》收有陸游的《示兒》,對詩中“王師北定中原日,家祭無忘告乃翁”中的“忘”字,有人主張依照字典注音讀wànɡ,有人認為古詩中當讀wánɡ才符合格律,對我們今天來講,究竟應該讀什么音呢?
“忘”字原本有平去兩讀,在第一次普通話異讀詞審音中就已經(jīng)規(guī)定讀去聲wànɡ,對此,徐世榮先生在《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釋例》中有專門的論述:
《初稿》(按:即1963年《普通話異讀詞三次審音總表初稿》)審“忘(見健忘)”,定為去聲wànɡ音,注明“不取wánɡ音”。(剩余5315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