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、草原與東北:三個文學向度及其再總體化
——王懷宇長篇小說《血色草原》的新意
就創(chuàng)作實際而言,王懷宇并不是一個具有話題性的作家。他的小說創(chuàng)作雖說起始于20世紀90年代初,卻并無多少先鋒的寫作姿態(tài),筆下自然曉暢的敘事和樸素的白話語言,在當年并不能引起評論界的關(guān)注。在長篇小說《血色草原》出版之前,王懷宇主要寫作兩種類型的中短篇小說,一是書寫都市青年漂泊的苦悶經(jīng)歷,如《都市鴿群》《捕捉愛情》《純凈如水》等,大概取自作者本人自縣鎮(zhèn)上大學及畢業(yè)后初入都市工作的青春體驗;一是書寫“我”源自北大荒草原或科爾沁野狼灘的家族身世與精神史,如《家族之疫》《狼群早已潰散》等,似乎借助于當時流行的“家族寫作”之名,實際上則承續(xù)著更早的尋根文學的余緒。(剩余10412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