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國孤兒》中成吉思汗的形象分析
關鍵詞:《中國孤兒》 成吉思汗 形象分析
17世紀下半葉至18世紀中葉,歐洲將“中國熱”逐步推向頂峰。以約瑟夫·普雷馬雷(Joseph Henrg Marie de Premar,1666—1736)、曾德昭(Alvaro Semedo,1585—1658)、衛(wèi)匡國(Martino Martini,1614—1661)等為首的西方傳教士被中國文化深深吸引,他們記錄了在中國的所見所聞,并把中國的文學作品、社會制度、天文地理、科學技術、醫(yī)學農(nóng)業(yè)等傳播到歐洲,例如《中國悲?。ㄚw氏孤兒)》(The Orphan of Zhao, a ChineseTragedy )、《中華帝國史》(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Empire )、《韃靼戰(zhàn)紀》(De Bello Tartarico Historia)、《中國新圖志》(New History of China)、《中國上古史》(Ancient History of China)等。(剩余3789字)